2007年10月26日 星期五

埔里--花與紙的對話


首先來到了埔里的廣興紙寮,常在電視上看到在介紹紙張如何形成的,現在終於可以親手來作了。

看我們社大的學員們賣力的學習,從手抄紙、擺花、壓花、烘紙、拓印、掛軸到完成花與紙的對話‧

首先是手抄紙,就是將紙漿纖維重組,是造紙流程中最奇妙的手續;也是最有趣的地方.紙張好不好就看抄紙功夫了.第一次做時,真是手忙腳亂,做不好時再做一次就比較有些感覺了.


再來就是擺花了.擺花是簡單,但是花的上面還要上一層薄薄的紙張,這可不是我們這等的三脚貓功夫可以做的來,只好老師親自上場了.




等大家的半成品做好之後,再來就是將水份壓榨去除.


去除了水份,接著就去烘紙了.這不是擺上去就好了,還要用刷子刷平,這也是要技巧的,弄不好烘乾之後就不平了.







再來把烘乾好的半成品,拿去拓印,先選好想要的圖樣,噴水、敲乾、拓印,圖像就出來了. 










最後把上下二邊用紙廠準備好的掛軸,用白膠黏緊就完成了.















這是我的完成品!真的是隔行如隔山,不過實際操作一遍後,對紙張的概念有初步的了解.希望有機會再造訪廣興紙寮.

2007年10月25日 星期四

埔里、 溪頭之旅

十月秋高氣爽的好天氣,真是出遊的好日子.很久很久没有跟老公二人出去遊玩了,要撇開小孩真不容易啊!出發的前二天我們家最會出狀況的小搗蛋拉肚子,幸好隔天好多了,要不然還真出不了門.


這是第二次和社大的「生活調色盤」出外旅遊了,上次是一日遊,這次是二日遊,很享受這種旅遊方式,不趕時間、不趕行程,完全的放鬆自己,很久没有這樣的感覺了.

2007年10月20日 星期六

茶與花的對話【一】

花與生活的淵源
中華花藝誕生於一千五百年前的佛教供花,當時的佛教信徒將剪切過的鮮花供奉在佛前,插花自然、純靜的美和生命,展示一花一世界,一葉一乾坤的境界,而富於創作力和人文思想的中國人則將此發展成一門藝術,由此誕生出中華花藝.

在古代,中國人把插花、點茶、焚香、掛畫四藝合一的旨趣融入生活中,生活於焉有容有味.而在現代,常看到「忙與盲」的都會族,手邊總有忙不完的事,周遭的人來去匆匆.其實,忙碌的現代人不妨試著體會一下古文人的生活,把腳步放慢下來,放鬆心情,靜靜地沏一壺茶,悠閒的插一盆好花,你會發現自己的心情更愉快,工作效率反而會更高.

李鳯燕老師插花示範


隔筒與瓶花


林翠華老師與林鳯燕老師